你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小时候背哭了的古诗里,藏着治愈生活的解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2 09:20:01    

01


  • 感到孤独时,读读《咏怀》。


《咏怀》

魏晋·阮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在《古诗词课》中,骆玉明推荐的第一首诗,是阮籍的《咏怀》。


公元249年,司马懿掌握了曹魏大权,请阮籍出仕为官。


当时政权昏暗,众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肆意横行于官场。


淡泊名利的阮籍,则长期被那个乌烟瘴气的圈子排挤在外。


无数个日夜里,他如同离群的孤鸟、落单的野兽,找不到相与为欢的知己。


每逢黄昏时刻,他更是倍加思念亲友,渴望找人倾诉,有人陪伴。


可他没有轻易向孤独屈服,而是选择与之握手言和。


他登山临水,醉心创作,在一首首咏怀诗中,享受到了生命的清欢。


骆玉明评价这首诗时说:我们逃避不了孤独,只能试着与孤独相处。


觥筹交错的喧闹,互诉衷肠的温存,不过是让你暂时忘记孤独的安慰剂。


等到曲终人散,从浮华中抽身而出的你,往往会堕入更深的寂寥。


与其用热闹填补空虚,不如试着接纳它,跨越它。


纪伯伦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享受独处的幽静,找寻内心的诗意,你会活得更加丰盈。



02


  • 陷入焦虑时,读读《饮酒》。


《饮酒》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代读书人,往往以出仕为目标,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将振兴家族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他生性喜静、热爱自然,却不得不为光宗耀祖而开启官场生涯。


可在朝堂几进几出,浮沉数年,他一直无甚功绩,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中。


直到41岁那年,他终于下定决心辞官,追求自己真正向往的田园之乐。


他住进了偏僻的陋室中,听不见车马的喧嚣,也远离了世俗的浮华。


他时常闻着花香散步,望着高山、飞鸟沉思,心中的焦躁一扫而空。


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官员,多了一位“隐逸诗人之宗”。


骆玉明在书中讲解《饮酒》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陶渊明焦虑的根源:


在利益关系与比较的压迫之下,我们的生命,会处于强烈不安之中。


一个人焦虑的本质,其实就是守不住自己的节奏。


人生苦短,我们无须追逐他人的步伐,也不必与世俗的标准挂钩。


你可以追逐登上顶峰的风光,也可以享受半山腰的悠闲。


只要忠于自己,去过你真正想过的生活,所有躁动与惶恐都会烟消云散。



03


  • 困于过往时,读读《锦瑟》。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可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书中写道,唐代诗人中,李商隐是最精通七律诗的诗人之一。


但他的科考之路很不顺利,先是接连落第,后又被无故除名。


好不容易入朝为官后,他又因政党之争而遭到打压。


最终,前途无望的他,辞职还乡,与妻儿团聚。


好景不长,妻子竟重病去世,他也染上顽疾,过得穷困潦倒。


望见乐器的一弦一柱,他都会忍不住追忆起青春华年。


回首来时的每一步路,他更是恍如隔世,仿佛做了一场大梦。


他整日如游魂般浑浑噩噩地困在过往,年仅46岁便抑郁而终。


李商隐的悲剧人生,令骆玉明动容地叹息道:


往日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但当你想要仔细地去看它的时候,它又变成了一片虚无。


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掩埋了所有的美好和不堪,也道尽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凉。


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忘却不了的往事,释怀不了的伤痛。


但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我们再怎么缅怀都无济于事。


生活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只要齿轮还在转动,你我就得继续前行。


该放的放,能忘的忘,每一次结束,都是新的开始。



04


  • 不满现状时,读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诗人常建即兴而写的题壁诗。


他考中进士后,立志出人头地,却长期郁郁不得志。


有一天早晨,他闲来无事,漫步山林,进入了一座古寺。


只见一条小径通向清幽深处,旁边是覆盖在花木浓荫中的禅房。


山光明净,深潭倒影,鸟儿欢歌,使他顿觉心境空灵,体味到生活的别样乐趣。


虽抱负无处施展,但能尽情欣赏美景,何尝不也是人间幸事?


他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寄情于山水,凭借诗作千古留名。


天无绝人之路,所有看似无解的困境,其实都隐藏着新的出口。


骆玉明在书里解读这首诗时,提到一个禅宗概念叫“寂照”


它指的是,水能够映照出世界的本相。


浑浊的水,照出的世界混乱无序;澄澈的水,呈现的世界却一片静好。


所谓的“水”,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内心状态。


心怀怨气,如同乌云遮日,目之所及皆为晦暗。


心存乐观,即便大雾弥漫,也能找到冲破阴霾的那缕光。


纵使命途飘摇,你我仍欢声向前,下个转弯也许就能柳暗花明。



05


  • 遭遇挫败时,读读《将进酒》。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骆玉明在书中说,《将进酒》是唐诗中常常被用作朗诵表演的诗篇。


公元752年,李白在嵩山脚下,遇见了老友岑勋和元丹丘。


此时,距离他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已过去了8年。


风光转瞬即逝,荣华过眼云烟,他怀揣未酬壮志,从巅峰跌回了低谷。


大好华年,如黄河流水一去不复返;满头青丝,也被如霜岁月染上鬓白。


想到悲凉之处,李白劝慰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豪爽地当掉了值钱的东西,换来美酒甘霖,与老友们不醉不归。


身处人间修道场,潇洒如李白,抑或平凡如你我,都逃不过跌宕的历练。


涉世未深时,我们习惯以某一次的成与败,定义人生的好与坏。


失误一次,落后一次,便彻底失去信心,自认穷途末路。


但人生如坡,高峰有时,低谷亦有时。


古希腊有句谚语:上坡路和下坡路,其实是同一条路,区别在于你怎么走。


稳得住心绪,保持自信,进退无常间也能踏出一片坦途。



06


  • 对世事无能为力时,读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公元1082年,苏轼被贬到地处偏远的黄州。


起初,他郁郁寡欢,哀叹自己时运不济。


来到赤鼻矶后,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色,唤醒了他骨子里的豁达。


江水悠悠千百年,功高盖世的周瑜,却早已被浩荡历史所掩埋。


在岁月面前,人生不过一场梦,他又何必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落寞呢?


他放下被贬的痛苦,卸下大学士的光环,努力适应当地的生活。


他虚心请教农夫,试着开荒种地,解决了温饱问题;


他还亲自动手,给自己盖了几间陋室,取名为:雪堂。


观风赏月、读书写诗,他凭借一腔达观,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骆玉明在《古诗词课》中评价苏东坡:在沉重压力之下,依然要保持自得其乐的能力。


世人匆匆忙忙,奔波劳碌,能留住的物、可掌控的事却少之又少。


生死荣辱难以左右,富贵贫贱也终归虚无。


人这辈子,活的就是一份豁达心境,一种恣意姿态。


任凭风吹雨打,也要闲庭信步,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管命运将你抛向何方,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07


  • 找不到人生意义时,读读《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骆玉明提到,《春江花月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压全唐”之盛名。


然而,这首诗的作者张若虚,却默默无闻地隐入了岁月长河中。


他的生平事迹、生卒年代、字号全部不详,所写诗作也大多散佚。


恰如他在诗中所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诗作可以流传上千年,盛景也能长存于世间,我们的生命却如烟花般稍纵即逝。


在皎皎孤月,涟涟春江面前,所谓的成败、得失、人生意义,更是不值一提。


然而,在句句萧瑟中,骆玉明却读出了一股满怀希望的力量。


江月亘古不变,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却能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它。


就如同降临于世后,我们都可以用各自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赋予世界意义。


人生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意义。


但在短短几十载间,人人若能爱己所爱,求仁得仁,便不算白活一遭。

书中有句话说:


诗固然取材于生活,却更多地体现着人性中美好的向往,人情中美妙的趣味。


在诗的世界里,生命以优美的姿态自由地舒展。


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段包含悲欢离合的复杂人生。


而吟诗诵词,就是一场感悟生命,剖析自我的寻根之旅。


一字一句,开阔精神世界;一段一章,赋予灵魂力量。


从古诗词中,你会明白自己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方。


也会看淡苦乐,笑对跌宕,活出释然与从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