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布拉格4月23日电 光明日报驻布拉格记者 杨艺明
4月16日,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的“国际中文日”活动在捷克南部城市捷克布杰约维采举行。活动由中国驻捷克大使馆主办,捷克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孔子课堂承办,吸引众多当地各年龄段中文学习者与文化爱好者参与。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文化参赞郝红在致辞中表示,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连接着古今,沟通着世界。近年来,中捷教育文化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捷克学校开设了中文课堂,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中文的魅力,也展现了中捷友好交流的广阔前景。
郝红指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交流的纽带。期待通过“国际中文日”活动,让更多捷克朋友认识中文、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们也愿意与捷克各界一道,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为中捷友谊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捷克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沃伊捷赫·斯泰赫尔表示,中文是一门全球性语言,学习中文不仅关乎语言本身,更是一个建立人文连接与增进文化理解的过程。他提到,自己也在尝试学习中文,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用中文表达自己。同时,他对中捷教育合作的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今天的相聚以及未来的每一次交流,都会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更加开放,也将在合作之路上走得更远。”
记者在活动现场采访到一位本地教师——加布里埃拉,她带着3个孩子前来参加活动。她向记者表示:“我们经常来孔子课堂,自己会单独来上太极课,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学武术。”加布里埃拉是捷克的一名小学教师,教授捷克文学和英语课程。“作为老师,我特别喜欢看到这种文化交流氛围。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中文,还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虽然本人还没有去过中国,但她表示:“我和孩子们都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去中国看看。”
加布里埃拉还向记者分享了学习太极的心得。她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上太极课,她说:“我认为太极对健康特别有帮助,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有助于心理的平衡,而且它把饮食、呼吸、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都联系在一起,真的很神奇。我还喜欢中国传统音乐、绘画和书法,艺术都是相通的,书法就像是一种流动的艺术,不只是写字,还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她表示将在未来的日常教学中,引入更多生动的文化体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来参加活动的中文爱好者们可谓“卧虎藏龙”。瓦茨拉夫是今天活动的中文主持人,他是当地剧院的首席大提琴手,不仅连续多年参加中文日活动,更在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感受到强烈共鸣。“我已经学习中文8年了。”他向记者表示,“几乎所有孔子课堂举办的比赛和活动我都会参与,我最喜欢中国的传统乐器表演。音乐能超越国界、语言、文化的隔阂,‘国际中文日’也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平台。中西方音乐相得益彰,很多中国音乐家在世界各大交响乐团中担任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同行也开始学习中国乐器。”
活动现场,孔子课堂师生带来了古典舞、川剧变脸、古筝演奏、少儿武术和太极等精彩表演,现场还设置了中国书法、国画、剪纸等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中文爱好者积极参与。
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孔子课堂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于2022年10月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已在当地建立6个教学点,辐射布杰约维采市区,以及周边市镇塔博尔和韦莱尼采。2025年以来,各级各类常规中文课程学生人数已经突破300人次,面向当地社会各类人群的中国文化活动吸引了6000余人次参加,有力推动了中捷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4日 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