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械化智能化农机赋能春耕 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翅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9:14:00    

人民网记者 李栋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在忙碌的春耕现场,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拖拉机翻耕农田,智能灌溉系统滋润秧苗,机械化、智能化农机正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当前,分地区看,西南小麦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黄淮海、西北处于起身至拔节期;西南冬油菜大部进入盛花期,长江中下游陆续进入花期。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9.7%,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全国冬油菜一二类苗比例87.6%,好于上年、好于常年。

为确保今年春耕机械化效率高效高质,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部署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工作。

会议指出,要强化大面积单产提升机械化支撑,推动高性能播种机部署到一线;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快短板机具研发制造和丘陵山区农机量产应用;高效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和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力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建强用好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等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强化农机手队伍培育激励;推动农机鉴定检测创新发展,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紧抓农机安全生产。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要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有进有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岭南丘陵到黄河流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农业科技动能进一步释放,从“看天吃饭”的“体力活”到“科技为王”的“智力活”,从“基本靠经验”到“发展靠数据”,春耕生产正依托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农业锦绣画卷。

“下一步,将继续积累底层数据,耦合应用场景,将智能农机装备与农民、土地和作物更紧密地互联起来。”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首席技术专家王云飞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