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初步覆盖41个工业大类!山东“产业大脑”密织“成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8:00:00    

造纸是山东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业大脑”加持下,这个传统印象中高耗能、“三班倒”的行业正加速向绿色智能集群进阶:在华泰集团的造纸产业大脑AI能力中心里,数据集成预警分析优化模型帮助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智慧分析,设备故障率降低30%以上;供应商评价模型则一键链接福伊特、维美德、西门子等全球17000多家供应商,借助网络招投标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订单优化,采购成本由此降低10%……

“企业联合院校、通信服务商共同攻克数据集成难题,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大模型赋能产业,目前已涵盖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精准营销、仓储物流、普惠金融五类场景,可为产业链上下游22000多家客户提供大模型平台服务。”4月11日在东营举行的全省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现场交流会上,造纸产业大脑负责人黄鹏分享了这一新进展。山东自2023年4月启动“产业大脑”建设,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80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落地,“织”成一张面向山东50余万户中小微制造企业、集“政务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大数据赋能网络:数据显示,“产业大脑”已初步覆盖41个工业大类,构建60余个细分行业数据仓,汇聚“小快轻准”优秀数字产品957件、上架能力组件1208个,服务企业50833家;入住金融机构21家,发布“产融信贷”“科产融信贷”“融资租赁贷”等多款专属产品,为10家产业集群统一授信额度超5亿元。

2024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49%,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9.5%。“产业大脑”是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核心场景,山东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链条,在全国率先提出聚焦集采、集销、集运、集贷、集产、集研、集招“七集”为代表的数智赋能场景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实践,带动企业覆盖率、平台点击率等指标不断优化。“不仅是资源汇聚,产业大脑还是数字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的最前沿。”山东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安章介绍,目前在80个产业大脑的不少领域,大模型的渗透率在持续提升,针对数据仓、语料库这一大模型发展的重要原料,今年山东将遴选优秀语料库建设试点进行奖补,部分行业产业大脑运营单位通过联合共建等形式,有序推进信息检索效率与知识服务能力,为通用领域和细分领域更多创新场景应用开发做好保障。

随着产业大脑迭代升级,所形成的产业要素数据实时更新的“时空地图”也在帮助各地更精准地构建产业链评估模型,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动态匹配招商项目。在枣庄,锂电池制造产业大脑正重点对归集的公共数据、企业数据、行业数据进行数据治理,根据沉淀的数据面向政府侧或企业测提供产业动态监测、协同制造、产能共享等数据服务;在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大脑所搭建的全国数据库已能按照省市区县三级梳理各区域电池电极材料相关企业分布情况,在现有基础上分析本地缺失的产业链环节和细分领域,再从大数据库中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下的国内企业分布情况围绕产业契合度、企业能力、区域承载力、企业风险等维度进行评估评级,为招商引资快速识别符合产业规划和发展需求的潜在合作企业。

“产业大脑”进化的背后,是山东持续优化重构算力布局。目前,山东已培育18个省级智算云服务中心,形成“1+N”工业智算云服务体系和一批多元异构的智能算力集群,“山东算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智能算力总量达到3.6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占全省算力比重超过32%,智能算力产业(含AI服务器和智算云服务)规模超过580亿元。

“产业大脑创新应用的鲜活案例不断涌现,带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和业务价值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省工信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表示,按照“一行业一大脑”原则,山东今年也已面向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组织试点建设,细分行业揭榜挂帅榜单共计10大类45个,以“产业大数据+行业大模型”为核心能力的产业大脑数智化转型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