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近期,济南各区县积极探索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亮点频出。槐荫区推出“楼宇槐小花”宜商服务模式与“企业家下午茶”政企沟通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直达楼宇;高新区以“先行清表”举措助力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为项目开工按下“快进键”;平阴县则通过“全链条”服务与“数字化”驱动,让玫瑰产业“一件事”焕新升级。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济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树立了典范。
○槐荫区“槐小花”“下午茶”构筑宜商生态新高地
今年一季度,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主线,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与政企协同联动,创新推出“楼宇槐小花”宜商服务模式,搭建“企业家下午茶”政企沟通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从“窗口办理”走向“楼宇直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积极对接各大重点楼宇,抽调业务骨干创新打造“楼宇槐小花”,一季度累计开展两期业务培训会,通过“理论+实操”培训模式,重点围绕企业登记、食品许可等高频事项,扎实提升服务专员业务能力,确保专员“接得住、办得准”。目前,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兴福、张庄路街道的十个重点园区楼宇,近30名楼宇运营骨干加入服务队伍。
全面摸排楼宇硬件设备需求,联合科技企业优化数字化服务界面,布设云端申报、可视化指导等智能终端,打造“指尖申报—云端接单—在线督办”全流程闭环,用心提供智能化服务。同步上线“智惠导服”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对于复杂问题形成工单,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反馈,形成“诉求收集—分类转办—督办反馈”高效机制。
制定“楼宇槐小花”全域覆盖路线图,计划于6月底前实现重点商务楼宇服务网络无缝衔接,年底前拓展至产业园区,同时在相关楼宇、园区上线“云上帮办”“云端联办”等智慧功能,并结合企业满意度动态优化队伍,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楼。
3月6日,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承办首期“政企同心·聚力发展”企业家下午茶活动,副区长周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八家重点产业链企业面对面交流。活动结合槐荫区“江北第一茶市”特色,创新组织茶叙形式,为活动提供轻松、开放的交流环境。
政企下午茶以柔性化沟通破解企业“不敢说、无处说”难题,为辖区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各部门现场认领问题并明确解决路径,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各部门对诉求进行了现场回应,对确有困难的,推行“一事一议”专项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

槐荫区举办首期“政企同心·聚力发展”企业家下午茶活动。 (张龙 摄)
○高新区“先行清表”提速,为临工新能源项目抢出40天施工工期
临工新能源矿山成套设备数字化工厂(二期)项目是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计划4月底办理施工许可后进行施工建设。通过应用“先行清表”措施,该项目已于3月20日启动地面建筑垃圾清运,目前已累计清运建筑垃圾6万立方米,为后续快速开工奠定基础。为服务好该项目,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聚焦项目开工前的“土方清运”这一关键需求,综合运用“减、放、并、转、调”措施流程再造,推动项目依法依规快速进行地上建筑垃圾先行清表。
审批部门对“拿地”这一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审批条件的必要性和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分类处置措施,提出“以划拨、协议出让及挂牌出让(工业仓储项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在项目立项后提前进行地上建筑垃圾先行清表工作;拟以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省市重点商业类项目,在项目立项并经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提前进行地上建筑垃圾清表工作”。
站在“一件事”的角度,高新区审批服务部将“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审批”和城市管理部负责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审批”整合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查。两部门建立跨部门窗口联动机制,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围绕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转变管理方式,由窗口帮办升级为现场帮办,将“窗口提交资料—预约勘察—完善资料—提交审核—审核办结”的流程简化为“预约勘察—现场帮办并勘察—审核办结”,实现“踏勘即受理、受理即审核”。
以临工新能源项目为例,通过应用“先行清表”措施在拿地、施工许可之前启动地上27万平方米渣土清运工作,预计可为该项目抢出约40天的宝贵时间。2024年以来,山姆会员店、高新能源站等重点项目应用“先行清表”措施,审批材料、环节、勘察流程均精简超50%,快速启动地上建筑垃圾清运先行清表工作,确保项目快速开工建设。
工作人员在玫瑰产业“一件事”专窗利用智慧屏办理业务。(冯经伟 摄)
○平阴县“全链条”+“数字化”助力玫瑰产业成为“幸福产业”
眼下,离玫瑰花全面开放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山东惠农玫瑰股份有限公司的千亩玫瑰花基地,总经理白天正轻点手机屏幕,实时查看“丰花玫瑰”的生长数据。此刻,距基地2公里外的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便民服务中心内,企业新建深加工项目的环评、用地、生产许可等6项手续正在同步流转,即将通过玫瑰产业“一件事”专窗完成联审联办。
近年来,平阴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以玫瑰产业发展要求和实际需求为导向,纵向打通“建设—准营—运营—注销”全流程服务,横向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玫瑰产业“一件事”服务,对政策咨询、事项办理、增值服务3个领域56项服务事项提供全链条集成服务,推行“一套材料、同步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大幅提升了服务效能,切实优化了县域营商环境。
强化双线融合,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线上,依托“泉惠企”平台“智惠导服”专业帮办团队,实现3分钟快速响应。线下,设立玫瑰产业“一件事”专窗,配备帮办人员,为企业准入提供解读、研判、申报等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
依托数字技术,推行全周期智能办理。建立“1+N”一体协同推进机制,整合4个部门10项审批事项,创新打造“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链条数字化服务平台,让玫瑰企业从“多头跑”变为“一站办”。
延长服务链条,提供全过程增值服务。制定《玫瑰产业“一件事”服务目录》,为企业集成网上招聘、融资、资源对接、惠企政策兑现、产品推介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全力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涉企服务新生态。搭建专属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生态。健全完善服务机制,打造“玫瑰产业VIP接待区”,配备专业帮办人员,为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VIP精准服务。同时,实施“智能+人工”服务模式,实现“智慧政务”全方位升级,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产业加速跑”。(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群 张龙 韩霄鹏 冯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