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封开:监督护航水生态 共筑乡村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2:29:00    

【来源:肇庆纪委_监督检查】

走进封开县长岗镇,谷圩河两岸道路边绿树蓬勃盎然,村舍旁流水蜿蜒流淌,一幅水清、岸绿、河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据了解,谷圩河位于封开县南部,发源于麒麟山地,由北向南汇入西江,但沿途经过长岗镇谷圩、罗董镇平城石材加工坊,以往由于石材加工厂工业污水乱排偷排、低效滥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等原因,导致谷圩河被严重污染。

近年来,封开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河流治理工作,持续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生态环境,做好乡村振兴“水文章”。

正风肃纪护卫绿水青山是纪委的一项政治任务,封开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扛牢政治监督职责,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围绕水资源保护、污染防治、沿江环卫、绿道管理养护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道)、村(社区)切实扛起生态环境监管责任,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河岸的治理情况如何?”“乱倒乱扔垃圾等现象是否已整改完毕?”这是封开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长岗镇,对谷圩河治理情况开展回访监督的一幕。

助力水环境治理,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封开县纪委监委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优势,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河道治理方案,加快推动溯源排查、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矿石企业规范化整治等修复治理工作。

在封开县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该县出台了《封开县谷圩河水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市生态环境局封开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在生活用水污染源治理方面,建成投入使用一座镇级污水处理厂,4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建立“户收集、村保洁、镇集中、县转运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杜绝生活垃圾乱倒乱放现象;在农业污染源治理方面,加强对谷圩河流域周边养殖场废弃物污染整治,并拆除沿岸养殖窝棚,减少农业污染的影响。同时,先后建成谷圩石材加工聚集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罗董镇大洞片区污水收集提升工程,日处理量达1295吨;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升级改造石材加工厂的污染防治设施,并从严从重处理污水偷排乱排、废渣乱倾倒等违法行为。

此外,为引导行业强化自我管理与提升,封开县纪委监委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督促推动封开县石材协会牵头实施石材加工聚集地道路硬底化建设,并引进边角料综合利用单位和废渣处置利用企业,对石材加工厂产生的边角料和废渣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为助推生态环境常治长效,封开县纪委监委把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作为重点监督内容,指导长岗镇纪委和罗董镇纪委将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常态化监督,重点查看河流内及河道两侧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垃圾、河水是否清澈以及矿石企业是否存在乱排偷排,对发现的问题反馈相关职能部门,督促立行立改,以严监督不断提升域内河流治理质效。

“我们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村内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中,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与水环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谷圩河水透亮不少,环境明显改善,散步在河岸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长岗镇谷圩村村干部梁兰英表示。

“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如今谷圩河实现了‘浊水变绿水,奶河变清河’的美丽转身。2023年1月至今,河水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长岗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道干净了,环境变美了,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提起近年来谷圩河的变化,谷圩村村民李大伯点赞道,“要说环境治理的成效,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家就挨着河,推门就见河!”

下一步,封开县纪委监委将持续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照单履职、督促尽责,以严监督推动河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