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如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处于什么水平?4月14日,广东省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发布首部《广东省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总结,广东省各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前20位为:化州、普宁、廉江、惠东、博罗、高州、吴川、开平、信宜、雷州、四会市、英德市、台山市、陆丰市、阳春市、兴宁市、五华县、海丰县、罗定市、鹤山市。
其中,汕尾市的陆丰市位于14位、海丰县位于18位。

海丰联安美景一隅 陈茂辛摄
报告认为,如何在全省范围内统筹推进县城的新型城镇化,并确保其在未来发展的高质量,是广东省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周春山教授团队选择经济、人口、空间和文化四个维度的指标通过网络大数据进行量化评估,对广东省县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科学评价。
报告指出,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呈现西强东稳、北弱南进的特征。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多维失衡且矛盾深度交织。
同时,各区域内部呈现非均衡特征,粤东评价得分离散度最大,粤北地区标准差最小,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核心城市极化与边缘县域塌陷并存的特征,且与人口潜力、经济活跃度的空间分异高度耦合。
报告认为:总体来看,广东省的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出“经济为核、文化赋能、空间筑基、人口聚势”的发展特征。经济活跃度与城镇化水平的高度相关性表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特别是粤北地区,需要解决低经济动能和文化资源闲置的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文 | 记者 李晓雨